bd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
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9月8日) » 详情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9月8日)
发布时间: 2021-09-08   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类型: 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9月8日

在bd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bd手机网页版登录界面 人民政府区长 郭祖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利州走过了极其艰辛、极不平凡而又满载成就、满怀荣光的非凡历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利州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五年来,我们克难奋进、勇于担当,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经济发展量质并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38.6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1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5倍。工业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厚植,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8%,达到170.7亿元,是2015年的1.4倍。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大关。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5年增长51.4%、60.9%。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新增登记市场主体3.9万户,“四上”企业总数达700家,占全市“四上”企业户数比重达48.5%。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

五年来,我们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同步建成。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区5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753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集中精力推动“五张清单、三大行动”落实落地,改造15所乡镇中心校、14所农村薄弱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实现“九免一补”,3.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新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0个,村卫生室和村医配备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7个,1398户4827人全部入住新居。新建各类供水工程315处,巩固提升工程437处,农村饮水安全受益人口达11.7万人。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100%。“产权扶贫”“两扶一树”等多项工作经验全国推广。被评为全省摘帽工作先进县(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第一轮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全部清零。大力推进“无霾城市”建设,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升至97%。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主要河湖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县级以上饮用水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土壤环境保持稳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被评为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重大风险防控成效突出。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累计争取各类债券资金29.2亿元,化解置换各类债务70.2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成功调解温州科技城项目招商引资纠纷、广元农产品交易中心搬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五年来,我们聚焦重点、狠抓关键,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投资唱主角,深入开展项目投资“大比武”,严格落实领导挂联、定期调度、“红黑榜”等制度,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两新一重”等重大战略机遇,谋划储备项目725个,总投资2632亿元。新开工项目544个,总投资770亿元。芳香南山鲲鹏度假区、清江幸福家园安置点等11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大唐望江坪风电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72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创新实施招商引资分段式管理,吉香居、智琪食品等247个项目签约落地。深研政策投向,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累计争取到位资金119.7亿元。

五年来,我们加快转型、提档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挑大梁,现代工业“2+N”产业体系和“一区五园”工业园区格局已形成。四川燃气、中石油天然气净化等支撑性工业企业建成投产,081电子集团、高力水泥等企业不断壮大,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2家。建成可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化厂房7.5万平方米。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8%、10.2%。成功创建为省级工业强县示范县(区)。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坚持消费促升级,现代服务业“一核、两翼、五圈、六区”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服务业占GDP比重超50%。“首店经济”快速发展,沃尔玛、居然之家、星巴克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入驻利州。万达广场、图腾广场、金橄榄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成为城市新地标。引导企业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启动迪拜中国广元商品馆建设,在阿曼苏丹国建成广元首个境外特色商品馆。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7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10家。被评为全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区)。加快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建设,芳香南山创建为4A级景区,月坝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利州入选全国最美全域旅游取景地。都市农业稳步发展。坚持农业多贡献,现代特色农业“5+3”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建设高标准农田21.6万亩。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个。持续推进“三园联建”,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5个,徐家村创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利州香菇、利州红栗等特色优势品牌享誉全国。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

五年来,我们优化功能、提升品质,城乡融合发展成效凸显。启动利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三江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万缘新区全面建成,东部新城加速成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51.5平方公里扩展到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62.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宝轮紫兰、大石城中村等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改造城镇棚户区旧房5045套。大力实施南鹰小区、华北宿舍等21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城镇居民超过1.5万户。累计征收土地1.2万亩、房屋98.5万平方米,安置群众3万余人。大石滨河南北路、广陕广巴大石互通连接线、G108线赤化至剑阁段等建成通车。兰渝铁路、西成客专建成投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嘉陵江白龙江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一厂三站”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2”专项行动,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154个,改造农村危旧房6150户,入选全省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试点县(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三级联创”,龙潭乡、三堆井田村等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和示范村。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高质量承办第三届四川村长论坛暨村社发展大会、全省司法所服务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

五年来,我们蹄疾步稳、先行先试,发展内生动力竞相释放。实施202项改革任务,高质量推进23项中央和省市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1254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其中1206项在四川政务服务网上实现“一网通办”。创新实施“10+5”服务模式,118项民生保障事项下沉乡镇(街道)办理,在14个乡镇(街道)建立便民服务中心、30个中心村(社区)建立服务站、156个村(社区)建立代办站。区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3+N”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完成全省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七权同确”“三确三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经验在全国推广,被评为全国20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交流典型单位。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农村改革先进县(区)。平稳有序推进乡村“两项改革”,乡镇(街道)、建制村、村民小组调减比例分别达17.6%、44%、45%。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着眼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0亿元。成功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五年来,我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提升。累计投入资金42.1亿元,全面完成186项民生工程和284件民生大事。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9.5%、105.3%。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1万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率先在全国建立的零散工就业平台,为辖区零散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万个。教育事业优质发展,义务教育质量连续13年保持全市第一。新改扩建兴安初级中学、红军小学等12所学校,迁建吴家浩小学、杨家浩小学等4所学校,新增学位9830个,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入学率均达100%。成功申报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农村微型学校发展联盟改革试点成效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健康利州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区第一人民医院达到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3家乡镇卫生院创建为二级乙等医院,建成4家社区医院,新改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区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全面建成投用。荣获十四届全运会健身“五禽戏”项目三等奖。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全省健康促进示范区、全省医疗信息化应用示范县(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动1.8万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投身防疫“大战”,构建起区乡村三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体系。坚决落实“四早”要求,率先推行封闭式管理、地毯式排查、精细化管控,织牢疫情防控网,保持了本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双零”记录。分类有序推进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学校复建复产复课。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7家。社会治理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省级法治示范区。平安利州建设持续深化,成功打掉涉黑犯罪组织2个、涉恶犯罪集团6个。禁毒工作考核连续8年名列全市第一。牢牢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到京、到省信访量连续5年下降,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县。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工商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统计、审计、公积金、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成功伴随艰辛,付出终有收获。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来之不易,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来之不易,大有可为的良好预期来之不易,利州面貌的每一处变化无不镌刻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与实干,利州发展的每一项成果无不凝结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利州社会的每一点进步无不浸润着全区62万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利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最令人难忘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利州持续健康发展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对利州实现全面小康恩重如山的巨大支持,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最大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最令人感动的是,全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交出了一份率先摘帽、疫情“双零”记录的优异答卷,彰显了利州的“硬核”担当。最令人自豪的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在川陕甘结合部县区前列、勇当尖兵的信心和决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与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的矛盾日趋尖锐,经济增长方式亟须转变;二是产业层次不高、创新创造不足、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增长动能急需换挡升级;三是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发展质效还需更加提升;四是风险隐患增多、作风改进不够、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发展要素保障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问题,用心、用情、用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及工作任务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后五年,是利州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区第九次党代会深刻阐述了利州未来五年的历史使命,系统描绘了利州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鲜明提出了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实力利州、魅力利州、活力利州、幸福利州、善治利州,这必将对利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13451”发展战略,在历届区领导班子和一代又一代利州建设者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砥砺奋进,全面开启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新征程。

立足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定位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十四五”时代之需、国家战略布局之要,未来五年,全区要奋力实现如下目标。

——以壮大实体经济为根本点,明显提升经济实力。保持快于全省、全市的发展速度,到202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县域经济综合考评排位在主城区中由上游走向前列。

——以深化开放合作为关键点,明显提升枢纽地位。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区位优势、枢纽功能以及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务实交流合作显著增强。有效打通对外大通道、畅通内部微循环,进一步强化巩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支撑点,明显提升城乡面貌。城市框架拓展、规模扩大,城镇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增强,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70万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协调并进,绿色生态成为最优质的资产和最鲜明的底色。

——以强化民生保障为落脚点,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民生保障水平总体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水平保持一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机会更加公平。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别突破5万元、2万元。

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推动产业升级,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现代新型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完善现代工业“2+N”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川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建成川渝火锅食材产业城。培育壮大机械电子产业,支持081电子集团开展科技研发,鼓励天英精密传动参与技术联合攻关,推动隆庆精密制造落地建设。实施新能源转化攻坚行动,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知名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确保食品饮料产业产值突破130亿元、机械电子产业和新型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新型建材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积极争创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的推广应用及商业5G网络建设。大力实施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吉香居、四川燃气等企业上市。坚持走“专精特新”路子,形成中小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区本级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

高品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现代服务业“4+5”产业体系,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消费中心,大力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嘉陵、东坝等传统商圈能级,高规格打造南河商业综合体、托斯卡纳欧陆风情街,加快万达凤凰里金街、上西凤街升级改造和龙潭南山里商业街区建设,规划建设“10公里沿江夜间经济带”。打响“广元美味”品牌,争创川北美食之都。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广元铁路枢纽综合物流基地、水电五局宝轮仓储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提升发展金融服务业,争取四川银行在利州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村镇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力争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50亿元,争创全省现代服务业强区。

高标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围绕“高山养生、西部戏水、南部赏花、东部品文”总体定位,优化“一心一带四区”文旅空间布局。持续推进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建设,精心策划包装荣山工矿遗址、三堆“三线记忆”等特色旅游项目,加快月坝旅游度假区、龙潭农旅融合提升项目建设,确保天曌山旅游度假区、武则天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加强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智慧文旅能级,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持续办好女儿节、康养惠民年等系列活动,提升“女皇故里·康养利州”知名度、美誉度。

高效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主攻方向,大力培育现代特色农业“5+3”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三心四带四基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巩固提升木本油料基地30万亩,发展食用菌5000万椴袋,建设笋用竹基地4万亩。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28万亩以上。全面推行“园长制”,提质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力争创建省级星级园区1个、市级现代园区5个。更加突出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扩大利州香菇、青岭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力争推广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3.2万亩、认证无公害基地8000亩,新建有机农产品核心示范基地2个。

二、突出强化项目投资,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做深做实项目谋划储备。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结合中央、省预算内投资方向,围绕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谋划储备一批管长远、利大局的大项目、好项目。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财政预算经费支持项目策划包装工作,扎实推动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开展。确保全区常态化储备项目2500亿元以上,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明显、结构优化、接续有力”的项目策划储备格局。

做细做精项目建设管理。按照“稳增长、抓机遇、谋未来”的思路,加快推进“四个一批”项目落地落实,确保渔洞河水库、大稻坝生态康养城基础设施建设等111个项目开工,月坝旅游度假区(二期)、智汇谷·西部智能产业园等92个项目加快建设,西奥电梯、芳香南山鲲鹏度假区等133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宝珠寺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秦川大峡谷旅游度假区等110个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

做优做活项目投资环境。全力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系统性优化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确保99%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全过程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中介服务“网上超市”。持续优化企业开办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坚持“非禁即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规范涉企检查、参观考察,推行风险提示、首违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国有存量用地,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精准抓好水电气运、砂石砖瓦、企业用工等要素保障。

三、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动城乡面貌改善

大力提升全面小康成色。严格执行五年过渡期政策,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脱贫帮扶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1+N”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建设水美新村,确保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乡镇转运设施全覆盖。探索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金融企业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试点村收入增长20%以上,一般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

大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主城区“东进、西延、南控、北联、中优”思路,不断延伸主城区范围,提升城市能级。大力推进宝轮新城建设,综合开发清江片区,推动宝轮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产城融合现代新城。高起点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全面完成大稻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大石、荣山与主城区同城化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组团发展,支持龙潭“城市后花园”、白龙湖水上观光度假区建设,推动三堆建成省级百强中心镇,促进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

大力提升宜居生活品质。以建设畅达城市为先导,加快推进大石至荣山场镇快速道路、宝轮皂角树下穿隧道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G108、G212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以建设宜居城市为主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梯次推进5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完善应急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防洪排涝、消防、水电气、通讯、安防等安全保障能力。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内涵,启动智慧利州数字底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千兆光纤网络规模覆盖。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实施和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责权一致、重心下移、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突出深化改革创新,全力促进发展动力释放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增强治理实效。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和智慧税务建设,持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税收征缴机制。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发展一批标杆民营企业。积极推进市区同城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大力推行“分段式”招商模式,持续推进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全员招商,力争引进到位市外资金500亿元以上。加大中信天曌山文旅、颐海国际火锅食材等项目跟踪对接力度,推动陕西隆庆精密制造、至灿火锅食材加工等项目签约落地。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与成渝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企业深耕国际市场,加快建设迪拜、沙特广元特色商品馆,推动更多利州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创造。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探索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支持081电子集团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宝轮工业园区创建成省级火锅食材研发中心,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以上。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争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0亿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50个省市科技项目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15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利州英才”工程,拓展刚性招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的范围,加快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五、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加快中国最干净城市建设。大力推动林长制落实落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扬尘管控、废气排放整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加快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南河、白龙江等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确保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Ⅰ类以上,建成嘉陵江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严格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加强废弃农膜、畜禽养殖粪污等面源污染防治,坚决守护土壤环境质量底线。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把利州建成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幸福家园。

切实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山、水、田、林、湖、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严禁招引落地“两高”项目。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争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六、突出夯实民生保障,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全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开展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工作,重点培育3家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实现年均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建成川陕甘区域人力资源市场,确保每年至少转移就业11.2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保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向村一级延伸。扎实推进20个基层退役军人之家示范站建设,推动更多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完善养老育幼民政服务体系建设,织牢兜底保障网。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优质发展学前教育,建成东坝第二幼儿园、南河第二幼儿园等7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250个以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新改扩迁建中小学25所,新增学位1.2万个以上。常态化开展城区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高质量发展高中教育,支持宝轮中学、万达中学建设成全市特色高中、省内知名学校。加快大东英才学校迁建、宝轮中学综合楼、万达中学西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区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四名”工程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力争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

全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入实施健康守护工程,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救治能力提升等14个项目建设,巩固深化疫情防控成果。实施服务体系完善行动,启动区人民医院、南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区中医院医技综合楼、区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完成区疾控中心迁建。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区中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湘康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区疾控中心创建为二级甲等疾控机构。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建成以川产道地药材为核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示范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打造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区。

全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建设工程,加快区博物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持续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中心服务功能,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大礼堂、农民工文化驿站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多样文化需求。加快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建成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改造升级,扎实推进南河体育中心建设,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

七、突出守牢安全底线,全力维护和谐发展环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深入推进网络反诈骗专项行动,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加大社保、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稳妥推进问题楼盘积案化解和特殊群体引导管控,确保社会矛盾风险可控。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原则,加快整合区属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保持200人以上的专业化综合应急力量,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城乡消防等综合救援能力。

巩固基层治理水平。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推广“三公治村”模式,强化“三务”公开监督,巩固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创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全面加强代办服务,切实让群众少跑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33”工作法和“414”工作模式,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推动形成打防管控建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禁毒缉毒,维护好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净化网络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化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格局孕育新机遇、新征程展现新风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将始终牢记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立志做总书记称职的快递员,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忠诚施政,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职提效能。坚持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快推进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

坚持务实勤政,凝心聚力抓发展。坚持拼搏实干、开拓进取,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持续开展“刹四风、强作风、抓落实”专项行动,加强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给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向发展聚力。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考核评价、关心关爱等机制,激励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

坚持从严治政,廉洁奉公树形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六个带头”、区委“七项要求”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继续坚持“过紧日子”,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的绚丽篇章!


名词解释和说明

1.“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五张清单、三大行动:政策标准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产业清单、就业清单。住房保障提升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撂荒土地复耕行动。

3.九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免保险费、免校服费、免早午餐费、免教辅资料费、免住宿费、免课后服务费,住校生生活补助。

4.两扶一树:扶能、扶志、树新风。

5.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两江两河”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6.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7.现代工业“2+N”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和机械电子产业,同步发展新能源、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一核、两翼、五圈、六区:城区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东扩、西进发展翼;老城商圈、两江口商圈、东坝商圈、万缘商圈、宝轮商圈;商贸物流集聚区、旅游度假集聚区、康养休闲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时尚消费集聚区、文化创意集聚区。

9.首店经济: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现代特色农业“5+3”产业体系:5大优势特色产业指绿色果蔬、生态养殖、道地中药材、木本油料和四季花卉;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指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产业。

11.三园联建:现代农业园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户办小庭园联建。

12.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3.一厂三站:宝轮污水处理厂,荣山、大石、三堆污水处理站。

14.“4+2”专项行动: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和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村民文明素养提升专项行动。

15.“10+5”服务模式:“城市10分钟+农村5公里”业务经办服务圈。

16.七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集体林权。

17.三确三创:“三确”即确定集体资产价值,夯实股权量化基础;确认集体成员资格,赋予成员合法权益;确定集体经济组织,奠定法人运营主体。“三创”即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创新资产运营机制,激活集体经济要素;创新集体经济业态,探索产权扶贫模式。

18.“13451”发展战略:1个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3大发展取向: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4个工作原则: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坚持市区协同联动;5大重点任务:建设实力利州、魅力利州、活力利州、幸福利州、善治利州;1个根本保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9.现代服务业“4+5”产业体系:旅游康养、商业贸易、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四大支柱型服务业;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人力资源、特色餐饮、家庭社区五大成长型服务业。

20.三心四带四基地: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宝轮—白朝—月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回龙河—天曌山—三堆—金洞乡村振兴示范带、龙潭环线农业现代化示范带、雪峰—大石—荣山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带;紫兰湖粮油产业基地、近郊果蔬产业基地、三江蔬菜食用菌产业基地、荣山和三堆木本油料产业基地。

21.“1+N”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N个分行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22.“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24.四个不摘: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

25.三权分置: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

26.“1133”多元化解体系:“一张网”全面排查,全面全域捕捉矛盾;“一条线”精准交办,到岗到人落实责任;“三级调”多元联动,聚焦聚力合力调处;“三次调”强化落实,尽职尽责保障化解。该体系旨在突出源头发现、就地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复杂问题不出乡,矛盾纠纷不上交”。

27.“414”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集中区内调解组织、部门职能、专业人员、法律服务4种法治资源,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标准建设1个综治中心(区综治中心),以聚力、强法、综治、便民4大效果为预设目标而创新构建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www.cerealda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娱乐bd体育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半岛综合最新版体育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Baidu
map